在文藝復興時期,自畫像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這個時期的藝術家開始將自己的形象融入到他們的作品中,以表達對自我的渴望和對自身形象與身份的思考。特別是在荷蘭的十七世紀,這種趨勢更加盛行。透過自畫像,藝術家可以表達對身份認同的思考,探索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在今年的活動中,我們策劃了一系列名為「我與自己之間的筆觸」的自畫像展覽。透過這個展覽,我們將看見:
如何透過自畫像運動,讓人們意識到疾病平權與自己的關聯?
如何從孩子們的眼中,看見那些充滿想像力的繪畫密碼?
如何自藝術家的畫中,聆聽移民者對身份認同的矛盾與掙扎?
這個展覽活動的核心目標是透過藝術創作打開人們的心靈,讓觀眾從藝術家的視角去感受和理解他們對於個人經驗和身份的探索。通過畫筆的揮灑,藝術家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並將這些深層的訊息帶給觀眾,促使他們思考自身在社會中的定位以及他人的經驗。
我們相信這個自畫像展覽將成為一個引人入勝的藝術體驗,帶給觀眾新的視野和思維方式。通過欣賞藝術作品,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和他人,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身份和經驗,並為建立一個更加平等和多元的社會做出貢獻。
在U世代,我們都一樣
在這裡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被看見
35年前(1987),愛滋甫盛行之際,醫療技術尚不發達與錯誤觀念的傳播,造成導致愛滋感染者遭受社會的譴責、仇恨與歧視。在那個同志族群還被嚴重歧視的年代,美國政府也認為愛滋是「同志專屬」,最終決議放任並無視愛滋病毒的蔓延,許多愛滋感染者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病發而過世。
一群有志之士號召夥伴,將因為愛滋而過世的人名或故事縫製在棉被上並於白宮前廣場展出The AIDS Memorial Quilt,用帶著不同生命故事的棉被,向政府、也向世界呼籲,倡議政府應該開始重視愛滋這個疾病,也希望世人不再對愛滋帶有歧視的眼光。
接收即時通知與更多服務
表演 / 攤商 / 贊助合作機會
溫哥華台灣文化節非常感謝能夠在海岸薩利希人馬斯琴族、史戈米殊族和特斯利沃圖族代代相傳且未曾退讓的土地上發生。原住民族對土地的守護使眾人有幸能於此聚集,我們為此感激並將致力於與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在尊重其表述的基礎上共同合作,實踐富有意義的文化對話及和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