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溯自然
視覺展覽 | 8月5日 – 11月6日
溫哥華博物館
藝術家導覽 |
8月11日 星期四 下午 5:00 – 下午 7:30
溫哥華博物館
藝術家導覽 |
8月11日 星期四
下午 5:00 – 下午 7:30
溫哥華博物館
疫情期間,藝術家王郁雯和阮福辰兩人皆從周遭自然環境中找到指引和慰藉。本展覽反映出他們在旅遊限制下藝術實踐的發展。在此條件之下,他們依賴當地生態和文化多樣性來塑造他們的作品。
王郁雯
8月14日 星期日
上午 9:30 – 上午 11:00
溫哥華博物館歷史學習實驗室(Learning History Lab)
台大教授鍾國芳的研究團隊收集從中國、東南亞一直到大洋洲南島嶼的構樹DNA,證實了太平洋的構樹都是源自台灣南部。但太平洋小島於只有雌株,需要人為扦插才能繁衍,因此構樹的 DNA 成為支持南島語族「出台灣說」的有力證據。這也給了台灣一個新的定位,台灣不是中國旁邊的一個小島,台灣是南島語族的 Mother Island!
台灣原住民(阿美、排灣、魯凱、泰雅)過去習慣取構樹樹皮敲打成衣,在傳統祭典或婚喪時穿戴。這傳統中斷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阿美族人透過訪談、工作坊延續這項傳統技藝。雖然我不是阿美族人,但在敲樹皮的過程中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在過去的生活,我們的食、衣、住、行必須透過勞力從自然取得,人和自然是互相尊重並緊密共生。而現代人的生活離自然越來越遠,人們為了利益彼此傷害,不僅侵佔人類的自由也嚴重破壞大自然。希望藉由樹皮布的製作過程串連起更多人與自然的共同文化與歷史記憶。
此次工作坊會先解說鍾國芳教授的研究發現。準備已蒸煮曬乾的構樹樹皮,帶著大家一起敲樹皮,並設計、雕刻型版,以加拿大藝術家阮福辰 (Edward Fu-Chen Juan) 製作的植物染料染色。最後大家會帶回一張自己創作的樹皮版畫。
免費參與
總計12位名額,需要線上預約
參與者自備材料:
阮福辰
8月20日 星期六
下午 5:00 – 下午 7:00
溫哥華博物館歷史學習實驗室(Learning History Lab)
與藝術家阮福辰(Edward Fu-Chen Juan)一起使用卑詩省低陸平原的原生植物製作墨水!工作坊將教導各位參與者使用植物材料製作墨水的基本步驟。在工作坊的最後,將利用製作好的墨水創作水彩畫或練習寫作。植物樣本和材料將由主辦藝術家提供;非常歡迎每一個報名參與者攜帶空玻璃罐,將製作完成的墨水帶回家!
免費參與
總計12位名額,需要線上預約
參與者自備材料:
共同主辦:
王郁雯,成長於台灣台北。2003年取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碩士學位。2005年移居台東,此一舉動深深影響了她的創作過程,使她的作品更貼近大自然。
搬到台東後,郁雯被群山美景所環繞,被太平洋所滋養。不斷變化的環境深深地影響了她的創作哲學和思想。她的創作與大自然和自我實現息息相關。自台東鐵道藝術村計劃以來,她對天然素材的探索就不曾停止,她對材質的質感深具敏銳度,在藝術村時,她的畫作就已使用過河沙。她還使用過各式各樣的種子、蜂蠟和陶土來創作她的作品。近年來,她不僅延續了天然材料的精髓,更將材料易碎易熔的特性延伸到創作主題上,讓畫架上的圖形圖案藝術作品無限發展,渲染出生命與空間的關係。
© 2022 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